游戏厅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回忆。其中街机游戏《三国志》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记得当时那些“不许吃包子”等看似奇怪的标语,其实反映了《三国志》玩家们极其狂热的游戏操作。
游戏中的疯狂操作
在游戏中,玩家拼命地扭动操纵杆,以获得那几万分。操纵杆的“噗噗”声依然清晰,即使是在街机的另一端也能听到。有些操纵杆甚至被扭断,这证明了当时玩家的投入程度。也难怪街机厅会张贴那些奇奇怪怪的禁止标志,因为这样的操作会导致机器磨损严重,而且声音很大,不仅影响别人的游戏,还可能对游戏场内的设备造成严重损坏。拱廊。
玩家们并不关心这个。那时,他们完全沉浸在游戏中,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获得更多的积分,如何顺利过关。他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视而不见。这种专注在今天确实是很少见的。
标签的用途有限
贴出“不许吃馒头”、“不许吃肉”等标语后,效果只是略有减弱。虽然声音不再那么响亮,但玩家们依然以自己的方式玩着游戏。可见,玩家的热情并不能轻易被压制。对于街机管理者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。由于游戏设备的维护和升级需要投入,因此由于玩家热情过高而不愿意进行频繁的维修。不过,玩家并不关心这个。在他们看来,游戏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。
独特的中国元素
当时街机上这样的中国游戏并不多。很多人认为《三国志》是一款国产游戏。游戏中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人物的名字都能让我们想起熟悉的历史人物,引起中国玩家的共鸣。回顾那个时代,大部分游戏都来自国外。突然出现一款角色名与历史人物对应的游戏,着实吸引人,仿佛三国故事直接融入到了游戏世界中。
看不懂剧情
那时的我对历史知之甚少,从未接触过《吞食天地》漫画,也从未尝试过《吞食天地1》游戏。玩家们感觉这款游戏的剧情就像在读一本圣书。这也揭示了游戏的一个显着特点,就是与众多其他作品的紧密联系。对于拥有相关知识的玩家来说,游戏体验更加丰富,而对于缺乏这方面知识的玩家来说,游戏的乐趣就仅限于操作层面。可见当时游戏的受众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的。
有趣的人物设定
黄忠和魏延两个人物性格鲜明。黄忠的原型是漫画中一位无名老兵。他身高177厘米,性格固执,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。魏延的形象源自陈胜,与徐锦江颇为相似。他在游戏中表现出色,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角色。当关羽无法上场时,许多人都会将魏延视为替代者。每个角色都有两种说话方式。魏延的对话特别有趣。这种独特的角色设计为游戏增色不少。
游戏失败画面
游戏厅里,很少有人看到失败的场景。当时绝大多数玩家更倾向于不续币,宁愿从头开始,也不愿花额外的钱去体验后续的剧情和关卡。这反映出当时的玩家除了对游戏的热爱之外,还体现了一种节俭的品质。毕竟,花时间在游戏场上是一笔很大的开支。
虽然街机不再流行,但仍然受到怀旧游戏玩家的喜爱。然而,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,随着年龄的增长,对新游戏的兴趣似乎会减弱。你有类似的童年街机记忆吗?期待您的点赞、分享,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故事。